生活中,99%的人都接到过垃圾短信、推销电话、垃圾邮件等……
往往我们会感到纳闷,为什么我们的手机号、邮箱号码会被人获取。
明明我们没有告诉任何人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个人信息外泄了。自从我国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个人信息交易已经形成了黑色产业链。也是我国一直打击的。
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是非常的大地,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个人信息不仅仅只是一段数据,更是关乎到人民的财产安全。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利用从事非法活动。
个人信息泄露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外泄出去的?诉宝小编总结了以下10点:
1、在不正规网站注册账号,填写了真实信息
很多网站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都要求用户提供实名制信息,当然一部分确实是有关部门要求的。有些不正规的网站就打着这种幌子要求用户提供实名制信息。一旦用户填写了。个人信息也就外泄了。
2、物流单号数据外泄
2020年,某快递公司,泄露用户40万信息,其中包含发件人和收件人地址、姓名、电话等。通过QQ等发往柬埔寨等地,发往东南亚,发给搞电信诈骗的。警方称,涉案的有五名某通员工,案情涉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多个省市,涉案金额120余万元。
3、网络各种问卷调查
在某些网站中,甚至是微信中,会出现某些问卷调查页面,填写完成后要求填写人,填写个人信息可获取一份小礼物,或者红包之类的奖励。往往填写完后也不会获得任何奖励。这也是外泄的根源之一。
4、大型平台被黑客攻破,用户数据外泄
2018年国内就暴露了很多起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2018年6月,知名视频网站A站遭拖库,近千万用户数据泄露。2018年7月,顺丰快递3亿用户信息外泄。2018年8月,华住集团旗下超过10家连锁酒店品牌用户数据泄露,总数超过5亿条。2018年9月,万豪旗下喜达屋酒店集团约5亿人次顾客预订信息被泄露。2018年10月,国泰航空940万用户隐私数据泄露。
5、工作需要,注册账号外发信息
有些从事广告营销类的工作的人,会在类似58同城,赶集的网站发布一些供求信息,这样也会导致用户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外泄。
6、废旧手机没有做数据销毁
一些被淘汰下来的手机,如果没有做数据销毁处理,通讯录里信息可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取。
7、街边免费活动,填写了个人信息
有些街边免费活动,填写了个人信息,最终都会汇总到计算机中,流入网络。
8、不正规的app授权
现在的app五花八门,都在想方设法地获取用户更多的信息。一旦获取了用户授权,那么个人信息外泄也是必然的。
9、简历网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3·15”晚会开播。晚会披露了智联招聘简历给钱就可随意下载并且贩卖和流入黑市这些乱象。
智联等招聘平台,有钱就能买简历,在求职平台上发布的求职简历,可能正被明码标价地“贩卖”。在智联招聘,根据求职者的学历、工作经验、薪资水平等条件,简历的下载价格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40元、60元和100元。
10、爬虫采集
一般来说我们定义的爬虫是一种数据采集工具,通过程序自动去访问一些页面,采集信息到数据库。
怎么查看个人信息是否泄露?
在各大搜索引擎中(百度,搜狗,360)搜索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号或者QQ号码。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
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处理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应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